
紅木價格:酸枝類“進三退一”、花梨類“進二退一”

產品庫:大紅酸枝
市場行情
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酸枝類“進三退一”、花梨類“進二退一”
屬于稀缺資源的紅木,近年來價格波動較大。記者從市場上了解到,從前年底開始,紅木原料的價格就開始持續上漲,而在去年限制木材出口CIT ES公約公布之后的幾個月,更是一路飆升,到去年底最高峰時期,普遍漲幅在40%以上,一些高端稀缺木種的漲幅更是高達70%-80%。尤其是被CIT ES公約列入附錄的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老撾紅酸枝),可以說漲得最厲害。
近日,記者在越和花鳥魚藝大世界、吉盛偉邦紅木館等紅木家具比較集中的賣場走訪時了解到,今年的紅木原料進口受邊貿、政策、經濟多方面原因的影響,表現出起伏不定、大漲小跌的價格走勢。今年3月份以來,備受關注的酸枝類木材價格波動表現主要為“進三退一”(即進三成、退一成),永華紅木副總經理邱志坤對記者表示,大紅酸枝(即交趾黃檀)大約下浮了5%-10%,直徑25厘米、長度2米以上的大料去年底最高峰時一噸30萬元左右,當前回落到28萬元左右;長度1米以內的短料每噸大約比去年高峰期便宜1萬元左右。而白酸枝(即奧氏黃檀)和花酸枝(即巴里黃檀)則大約比去年最高峰時下浮了10%-20%,白酸枝去年最高峰價格為4萬元-4.3萬元/噸,當前價格為3.8萬元/噸;花酸枝去年最高峰價格為6.5萬元-6.8萬元/噸,當前價格為6萬元左右/噸。
而以緬甸花梨(即大果紫檀)為首的花梨類紅木價格呈現出“進二退一”(即進兩成、退一成)的波動曲線,比如緬甸花梨從去年最高的3萬元/噸跌到今年平均2.3萬元-2.5萬元/噸,平均比去年高峰期要便宜20%-30%。不過,屬于真正稀缺資源的高端木種,如小葉紫檀、黃花梨等木材,由于基本屬于用一根少一根的情況,市場上流通的木料非常少見,因此價格并沒有太大變化。
紅木價格不穩,許多消費者持觀望態度,等待價格企穩。市民陳先生表示,自己正在裝修新房,因為鐘情紅木家具,所以準備購置一套,“但現在價格波動太大,不敢馬上下手,等價格穩定了再說。”雍博堂總經理胡遠廉表示,“消費者和商家都希望紅木價格盡快穩定下來,太大的價格變化不利于市場交易的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