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材料價格上漲明顯 膠合板仍將保持強勢
經過前期多次調研,我們認為膠合板期貨焦點在交割,而交割的關鍵點在能否達到國標的很多指標依附于板芯,同樣,板芯占細木工板成本65%左右。此次調研,我們選取楊木產地東北為目標,重點走訪楊木板芯生產吉林基地,調研楊木板芯的生產工藝、生產成本、原材料價格走勢、銷售半徑以及能否符合國標。
首先,原材料價格上漲明顯。板芯生產基本以當地楊木木方為原材料,受黑龍江木材限伐政策和楊木生長周期影響,近半年楊木價格成上行趨勢,各家均在積極備貨,廠庫內堆放大量的外采楊木木方。其次,勞動力成本增加制約利潤。板芯生產主要是人工排版和機器涂膠拼接,而進兩年的勞動力價格上漲和加工企業之間競爭,攤薄了企業利潤。再次,目前現貨市場需求尚可,個別可參與期貨交割的企業意愿不足。該基地主要是為細木工板和生態板提供板芯,雖然近兩年生態板替代細木工板市場份額較大,但對于板芯的需求量未減小。
除了現貨市場需求較好外,企業表示生產可交割細木工板隱形成本較高,該地區從現有工藝上說,板芯的確很難達到國標。其關鍵點有三:一是目前工藝是將木方通過機器裁成芯條,為了節省成本,有些體積較小的邊角木方也被裁成芯條,因此,造成裁剪出芯條長短不一;二是芯條由人工排列之后,再由機器涂膠拼接成整塊板芯; 三是板芯拼好后,由機器按標準裁剪多余尾部芯條。
如果按照國標生產,一是要耗費大量時間成本;二是耗費額外的勞動力成本;三是材料成本。如實際生產工藝中根據木方情況以可裁出最優芯條數為準,而我們要控制寬厚比小于3.5的情況下,必然造成一定原材料的浪費。如我們要求相鄰芯條接縫距不小于50MM,而這一環節是人工擺放和生產的,首先目測這個距離達標就難以達到,即使為按要求刻意擺放,勞動力在單位時間內的勞動產出將大大下降。我們了解一般一個工人一天能擺放80張板芯,如果按這以標準,最多只能擺放一半的量。國標中要求芯條長度不能小于100MM,這在板芯裁剪時,尾部芯條可能在最邊端出現芯條較小的情況,這是難以計算和避免的。
這些也是生產企業對于生產國標板芯興趣不大或溢價較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通過我們調研了解到,當地有極個別板芯生產企業有望可以通過工藝控制來達到國標的生產,但相對于現貨走勢需求較好的情況下,其生產欲望不高。
總的來看,從目前我國細木工板行業主要環節分工較細,一般是:品牌細木工板企業主要負責產品營銷,而實際的產品通過中小型代工企業進行加工,但代工企業板芯也主要以外采為主。因此,如果企業不具備自己的板芯生產線通過外采,要控制板芯來達到國標難度加大。這也是為什么越是大品牌的細木工板企業參與力度和興趣不高的原因。
膠合板期貨定價除了以倉單成本為參考依據以外,也應該將可交割量參考進去。本身細木工板單位價值不高,如果未來交割量不足,面對較大的虛盤持倉也會顯現無力。通過我們前期對山東、江浙、東北地區調研了解到短期內膠合板仍是定制交割。在沒有大量的交割品進入期貨市場前,盤面仍將保持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