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材料的嚴重缺失 反而推進木門企業轉型
緬甸爆發紅木危機,究竟孰之過?
紅木是對熱帶特產樹木的統稱,主要包括黃花梨屬、紫檀屬、柿樹屬等,木質多呈深紅色,是包括高檔木門等家具產品的重要原材。據史料記載,自明清時代起,中國就有玩賞高價裝飾家具的潮流,因而不斷從國外進口大量紅木資源。
作為紅木的主要產地,緬甸僅2013年就向中國出售了23.7萬立方米的紅木,同比翻了三番。據估算,這相當于緬甸紅木存量的1/13。也就是說,如果按此砍伐速度,緬甸的紅木將在13年后絕跡。從這一數據來看,似乎緬甸紅木危機,中國家居企業的確責無旁貸。但是,放在利益價值鏈中來看,問題遠遠沒有這么簡單。
不可否認,作為世界地理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一大國,其龐大的市場空間使得中國一直就是世界各國最主要的貿易出口國。緬甸進行紅木非法砍伐,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于不法砍伐者看準了中國市場,利用紅木的高額價格從中挖金掘銀。另外,緬甸一直以來毒品交易十分頻繁,在森林盜伐紅木的“機遇”中,無疑也為這類不發分子創造了優越的交易條件,使得越來越多的“緬甸人”走進森林中。由此看來,紅木危機的造成,不單純是市場供求關系的原因,它是多條利益鏈相互交織的結果。
原材料資源緊張 企業或可另謀出路
不論紅木危機爆發的原因何在,紅木資源緊缺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據悉,由于紅木資源的匱乏,緬甸已經開始出現部分動物物種瀕臨滅絕,同時還將造成環境惡化、增加火災隱患、增加森林消失風險等一系列嚴重后果。保護森林資源、捍衛全球環境也成為世界各國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據悉,美國和澳大利亞已經相繼縮緊了紅木進口的措施,相信在這一趨勢之下國內相應的政策也會陸續出臺。同時,今年4月緬甸政府也已經出臺了禁止原木出口的政策,在重重政策的壓力之下,國內各家具企業的原材料緊張局勢似乎已成必然。對于木門企業來說,只有未雨綢繆,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
首先,紅木主要是高端木門產品的原料。針對目前的國內木門市場來說,品牌格局并沒有形成,國內高端市場幾乎也被國外品牌所壟斷;因此,對于大部分國內木門品牌來說,針對自己的產品定位,將自己的產品做精做深才是未來長久發展的王道;另外,產品多元化一直以來就是市場發展的主題,不僅是產品風格的變化,產品材質的創新也可成為木門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據悉,目前市面上秸稈、混凝土等新型材料已經日益成為滲透進各家具產品中,這類新型材料的使用不僅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相對而言也更加環保,符合當下綠色健康的生活潮流;最后,目前大家居趨勢也成為行業熱議的熱點,木門企業紛紛看好這一發展趨勢,將產品線延伸至櫥柜、地板乃至壁紙等行業。雖然具體的成效還有待市場最終的檢驗,但是“謀副業”或許也可成為木門企業在原材料緊張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的新方向。
此次紅木的引發的危機,導致木門企業在原材料緊張的情況下發展的越來越難。然而在整個行業正面臨著轉型的時候,原材料的缺失或許反而推了轉型企業一把。